日入7位数女星卖惨,北大天才教授月花销300:人活到极致,一定是素与简
图片
《屏蔽力》畅销2.7万册,加印6次,卖出3个版权:繁体版+韩国版+越南版那些层次高的人,往往是把生活过到了返璞归真。减去了生活中的繁,避开了社交中的冗,只一心为达到自己心里向往的地方努力。图片
富书作者:徐九卿;主播:苏芮菡来源: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图片
“何不食肉糜?”
这句话来形容一些明星的荒唐言行,感觉甚是贴切。
之前,著名某歌手在直播中大吐苦水:
“我的天呐,我要会做饭,我要漂亮,我还要瘦,我还要为人处世让人喜欢,专业能力还要非常能打……”
“现在艺人怎么那么难啊,请再对我们关爱宽容一点好吗?”
图片
然而,现实中的她住着北京的顶奢豪宅,用着上万的爱马仕餐具,坐拥一面墙的名牌鞋子。
她的身后,站着好几名工作人员,为她加班加点,端茶递水,哪里惨了?
无独有偶,女星某庭,一边在镜头前哭诉:“你们知道我有多努力吗?我每天早上6点起床,我要看稿子,我要看病,我要吃饭,我还有家庭孩子,我也不容易......”
图片
另一边,却随手买下上海徐汇区一栋价值17亿的大楼。
一次抖音直播,5小时带货2.56亿,哪里不容易了?
看着这些日薪七位数们竟然跟打工人卖惨,网友们炸锅了,纷纷吐槽:
“卖惨都卖到我尴尬了,你们真的一点都不惨”。
“想体会她的不容易,毕竟能赚这么多钱。”
“一天几十万,我也可以不休息。”
本以为能博得同情,没想成了一场闹剧。
人败皆因狂,事败皆因欲。长期优越的生活条件,已经让他们忘了平凡人的真实生活。
正如武林外传的一句经典台词:“站在天堂看地狱,人生就像情景剧。站在地狱看天堂,为谁辛苦为谁忙。”
前几年,综艺节目《五十里桃花坞》开播,节目组要求嘉宾自己解决饮食问题,费用也要自己先垫付。
众人开会讨论吃饭问题,宋丹丹提议每人每天650元的生活费,没想到却遭到了苏芒的反对。
“650元真的不够啊,你早上不喝牛奶呀,不吃鸡蛋啊,我们要吃好一点,我不能接受这么差的伙食。”
苏芒言之凿凿。
图片
立刻,明星650元餐标火速登上热搜,引起轩然大波,网友愤怒不已:
“一人一天650块,竟然还成了“这么差的伙食”。那我们这些一天伙食费65块,还要不停凑满减的人,得有多惨?”
见大事不妙,苏芒和节目组急急忙忙出来解释,说自己本意完全不是这样。
可,不是这样,还能是哪样?
人性的本质是贪婪的,越贪越不满,越不满越贪。
因炫耀奢侈翻车的,不止苏芒一个。
此前被爆“日薪208万”的郑爽,日常喝一瓶矿泉水就要1999元。
杨超越也因展示了一片常吃的600块的顶级和牛,遭全网质疑。
与杨超越同期出道的吴宣仪,曾号称“海南富婆”,高调晒出奢侈生活。
她称曾因有网友评论她鞋子太花,就把这个奢侈品牌下同系列的鞋子,全都买了一双。
图片
有网友扒出,她的一双鞋子官网售价近万元,是普通人不吃不喝一个月的工资。
换句话说:她就因为和网友赌气,随手一挥就是数十万。
原来,我们虽然呼吸着同样的空气,但彼此的境遇却有着天壤之别。
不久前她在微博宣称:这个圈子的女孩不被善待,要好好保护自己。
本是意图卖惨,再博得粉丝同情,挽回路人缘,却“出乎意料”地遭网友嘲讽:“求求你,闭嘴吧。”
图片
相似遭遇的还有翟天临。
当年,翟天临以明星学霸自居,时常炫耀自己的“博士”学位。
没成想却在一次直播中不慎翻车,被发现他连写论文必用的知网是什么都不知道。
后来,因为论文事件消失两年的翟天临,发微博尝试复出,却遭到网友各种围追堵截。
图片
可以说曾经他卖学霸人设有多狂,现在他的复出之路就有多难。
我始终坚信,天狂必有雨,人狂必有祸。
做人,太过放纵,终究要为错误的认知买单;虚心竹有低头叶,傲骨梅无仰面花。
活到极致的人生,从来都是静水流深,安然于大道。
图片
很早之前,一条北大数学助理教授韦东奕的视频爆红网络。
他是山东高中数学联赛的冠军,数学奥林匹克金牌得主,曾斩获了华罗庚金奖、陈省身金奖、林家翘金奖的数学天才。
图片
被圈内人誉为陈景润的接班人、几十年难得一遇的数学大神“韦神”。
可就是这样一位天才式的人物,从没有觉得自己多了不起,反而潜心钻研数学,格外朴素和低调。
据韦东奕的堂哥说,在北京,韦东奕一个月的生活费超不过300块钱,但其实他并不缺钱。
他出生于高知家庭,父母都是大学教师,家庭条件很不错。本身也是北大助理教
授,工资收入并不低。
图片
他却愣是把生活过成了另外一番模样:不看电视,没有微信,除了查资料几乎不上网,日常居住毛坯房,三餐常常馒头配矿泉水。
除了爱听收音机,他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做数学题。
堂哥还说,走在北大校园里,几乎没人不认识他,但他几乎不怎么跟人互动;
他有很多奖项别人都不知道,经常一书包一书包地把奖杯证书背回家;
拿回家也是随意放着,一点都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。
哪怕接受采访,他也是手提馒头矿泉水,谦虚地自称:“我就是对数学比较感兴趣。”
如此而已。身居高处,却常怀敬畏之心,这样的人,令人敬佩。
他的人生,大约是“夫惟不争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”,这句话的真实写照。
为人低调克制者,才能成为天下无人能争的领域大神。
不自满者受益,不自是者博闻。那些精神层次越高的人,生活里越是简单内敛。
“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。”这是刚刚逝去的袁隆平,贯彻一生的誓言。
图片
生活中他穿着35元的衬衫,住着一个很小的老房子。
国家给他分配的大宅子,他拿来做办公室,搞成了水稻研究场所。
为了参加国家表彰大会,所买的西装,也不超过800元。
他说:“我买什么名牌衣服,几千一件的衣服,我不要,我觉得吃得饱,穿得暖就行了。”
图片
他在做福利苍生的大事,不必要的东西,坚决不要。
袁老逝世时,全国哀悼,万人上街送行,20岁的年轻女孩追车痛哭......
真正的伟大,无需多言。国家会记得,百姓会记得。
在我们的视线之外,这样的人还有很多很多。
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刘先林老院士,天天挤着公交车上班,一张办公椅坐了40年,光脚穿着旧皮鞋,坐在高铁二等座上修改文件。
图片
中国火箭推进剂创始人李俊贤老先生,91岁时,每天拎着布袋步行上班。
图片
中国地理遥感界泰斗李小文科学院士,因为常年一身相似的装扮,被学生调侃为:生活极其寡淡。
图片
这些生活中看似平凡至极的人,却个个是人类进步史上瑰宝般的存在。
《道德经》言:“光而不耀。”
真正内心富足的人,他们不与日月争光辉,不在世事争锋芒,他们自己就是光,亮而不显,热而不烫,但却是世人敬仰的存在。
图片
纷繁复杂的世界里,所有人都越来越浮躁。
人们争先恐后地追逐着流量,不惜装疯卖傻,媚俗刻奇博出位。
没错,出位纵然能换来一时辉煌,但随之而来的反噬,你我皆承受不起。
因此,低调和克制,才是身处浮夸时代的处世之道。
在此,有三条建议给到你:
1、勿有“喜鹊尾巴”。
梅里美在《卡门》里,这样形容那些爱炫耀的人:“一个人说起自己时,便会得意忘形。”
浑然不知,生活中,人们最讨厌的,就是那些随处都翘着尾巴的人。
瓶满不响,水满不晃。真正有能力的人,大多信奉“山外有山,人外有人”的道理,
陈道明曾说过:
上山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下山的人,因为他曾经风光过;
山上的人永远不要瞧不起山下的人,因为他们总会爬上来。
人,一定要做好自己。
一个人的体面,从来不是靠着喜鹊翘尾的行为来体现的。
不张扬,不忘形,低调为人,克欲达己,摆正位置,别拿自己太当回事。
这才是对人对己,最好的修养。
2、警惕“麻醉效应”。
现在很多人,每天一睁眼,就是手机,刷短视频、打游戏、围观直播......
8秒一个笑点,20分钟一个关卡,半小时一次抽奖,玩得不亦乐乎。
浑然没意识到,这些快乐的背后,消耗的都是大把的时间。
玩得入迷时,就会像被打了麻醉针,在浑浑噩噩中耗费了学习、陪家人,甚至睡觉的时间,久而久之,生活就落下别人一大截。
在时间面前,克制不了自己的人,终将也会被岁月辜负。
斯科特曾说:“当一个人拥有了克制,也就拥有了解决人生问题,最主要的工具。”
所有今日的因,都是明日的果。
克制了今日的欲望,才能驾驭明天发展的方向,过上向往的生活。
3、践行“人低为王”。
生于清朝晚期的蔡元培先生,17岁中秀才,22岁中举人,25岁中进士,任职于翰林院,堪称少年得志。
但他的生活却是极其平淡简单,只一心做学问。
清朝灭亡后,他曾出任南京教育总长、北大校长、中研院院长等,虽位居高位,但他也从不追求高调奢华的生活。
他任职北大期间,每次进校都会脱下礼帽,谦逊地向迎接他的校役们还礼。
在中研院任职时,蔡元培先生与众人一起吃食堂大锅菜,一起挤在一个办公室里办公。
蔡元培出行多是步行,或是马车,基本不坐人力车和轿子,因为他不喜招摇。
他一生低调,克制,却给后人留下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,被称为“北大永远的校长”。
老话说:“地低为海,人低为王。”
地不畏低,方能容纳百川成海,人不畏低,方能登峰造极成王,贵而不显,华而不炫,才是最好的处世态度。
山不炫其高,却可直插云霄探星辰,地不炫其厚,却能广纳四方载万物,低调是一种智慧,克制是一种素养。
曾有人把人生分为三个阶层:
第一层:活着;
第二层:体面地活着;
第三层:明白地活着。
前二层在外,最后一层在内。
生活中,我们常常追求饕餮美食,华丽外衣,在各种欲望中迷失自我,丢失方向。
到最后才发现,那些层次高的人,往往是把生活过到了返璞归真。
减去了生活中的繁,避开了社交中的冗,只一心为达到自己心里向往的地方努力。
点亮
图片
,大道至简,人活到极致,一定是低调和克制。扫码进读者群
图片
真正的高贵,不是优于别人,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
作者简介:徐九卿,富书作者,一个在梦中徒步绕行地球的女子,做一个一生都在成长的人,一个人要想成功,你都需要一种能力来支撑你做好自己,不被阻挠,不被诱惑,这就是屏蔽力,富书第4本新书《屏蔽力》正在热销中,你的生活,需要屏蔽力,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,知乎、微博@富书,本文首发公众号: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(ID:FranklinReadingClub),校对:富叔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